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6篇
  免费   1583篇
  国内免费   974篇
电工技术   1219篇
综合类   1108篇
化学工业   350篇
金属工艺   203篇
机械仪表   619篇
建筑科学   627篇
矿业工程   592篇
能源动力   190篇
轻工业   155篇
水利工程   250篇
石油天然气   296篇
武器工业   218篇
无线电   1457篇
一般工业技术   663篇
冶金工业   262篇
原子能技术   58篇
自动化技术   3966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13篇
  2022年   259篇
  2021年   310篇
  2020年   356篇
  2019年   278篇
  2018年   313篇
  2017年   379篇
  2016年   414篇
  2015年   542篇
  2014年   705篇
  2013年   687篇
  2012年   864篇
  2011年   843篇
  2010年   685篇
  2009年   655篇
  2008年   709篇
  2007年   789篇
  2006年   598篇
  2005年   495篇
  2004年   383篇
  2003年   380篇
  2002年   304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70篇
  1999年   144篇
  1998年   111篇
  1997年   99篇
  1996年   60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0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4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3篇
  1961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定向爆破抛掷距离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炳旭  高荫桐  肖文雄  璩世杰  龚敏 《爆破》2006,23(4):1-3,14
定向爆破抛掷距离计算常采用体积平衡法或抛体堆积法,这2种计算方法的理论基础和设计原则各不相同.为了验证其客观性、准确性,通过选取不同爆破参数和布药结构,进行系列模拟试验并加以分析和研究,研究证明体积平衡法更加符合客观规律,该结论有助于指导定向爆破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72.
旋转射流破岩成孔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前期对旋转射流结构特性及流动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利用试验的方法研究了射流压力、喷距、岩石的渗透率及强度、添加剂的浓度等因素对旋转射流破岩效率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岩石渗透率对旋转射流和普通圆射流影响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在同喷距同射流压力条件下,破岩效果随着岩石强度的减小、岩石渗透率的增加而增加;相比而言,岩石的渗透率在射流的破碎效果中起着主要作用;在相同射流压力条件下随着添加剂浓度的增大,岩石的破碎深度、破碎直径和破碎体积都表现出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优浓度为200-300mmp,随着渗透率的增大,旋转射流破岩成孔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圆射流的破岩成孔的效果。  相似文献   
73.
风机叶片对雷电的接闪是风机防雷研究中的关键内容,合理分析接闪时的击距特性意义重大。基于雷击过程的物理机制,将雷击发生时上、下行先导头部间的距离定义为跃变击距,并分析了多上行先导竞争对风机接闪和跃变击距的影响。基于先导起始和发展理论,根据下行先导的等效模型和稳定上行先导的判定方法建立了风机叶片接闪模型,利用该模型得到了随雷电流幅值变化的跃变击距公式,指出侧面距离等参数对跃变击距没有影响,实验和观测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利用接闪模型提出了考虑稳定上行先导对周围电场畸变作用的对地击距公式,与其他学者计算的结果进行对比指出,现有对地击距公式或不适用于风机背景的防雷计算。  相似文献   
74.
为了去除椒盐噪声,提高图像的质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转换的加权均值方法来有效的对图像中的噪声进行抑制,主要包含两个阶段:噪声检测和噪声去除。在噪声检测阶段,首先将不含噪声的像素点与可能为噪声的像素点(像素取最大值或最小值)区分开来,对于后者,提出了一种相邻处理过点的绝对差分和方法对其是否为噪声进行进一步判别,并引入两个预定的阈值,将可能为噪声的像素点划分为3类:无噪声点、轻度噪声点和重度噪声点;在噪声去除阶段,一种D8距离相关的模糊转换加权均值滤波方法被提出对噪声进行有效的去除。仿真结果表明,与一些现存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较好的去除了椒盐噪声,并且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较好的保持了图像的细节信息,无论是峰值信噪比(PSNR)还是结构相似度(SSIM)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和实验效果与其最接近的自适应加权均值滤波相比,提出方法节省了超过65%的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75.
传统基于灵敏度的电力系统有功安全校正控制方法多建立在相互孤立的线路负载率指标上,在处理多支路潮流越限时可能存在调节反复、低效的问题。文中将安全域理论应用于安全校正控制,分析了传统方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并通过对系统当前运行状态在高维空间中各方向上的安全距离进行整体评判,给出了最优控制的指导向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安全距离灵敏度指标,对各发电机组根据其安全距离灵敏度及实际调节能力进行反向配对,按所得的机组操作序列选择机组对,代入校正控制的线性规划模型中进行求解。IEEE 39节点系统和某地区电网算例的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提出的有功校正控制方法切实可行,尤其在处理多支路过载时更加直观、高效,并且能兼顾系统中其他支路的安全裕度,避免反复调整。  相似文献   
76.
针对目前国内外对闪电始发阈值的研究较少的情况,利用实际实验冲击平台、ANSOFT Maxwell电磁仿真软件以及金属尖端电场分布模型,主要研究了先导始发的阈值电压以及阈值电场大小随金属棒之间垂直距离变化情况.研究表明:先导始发的阈值电压以及阈值电场与金属尖端之间的垂直距离存在显著性的相关性关系,下针金属棒放电电场阈值与两针间的垂直距离是负相关的,而上针恰好与下针的金属棒放电的电场阈值变化趋势相反,但上下两针的放电电压阈值与两针间的垂直距离均是正相关的.  相似文献   
77.
针对图像分类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图像特征提取的新方法.首先定义了基于图像字符串的复杂度和以及通用图像距离(UID),然后依次提出了测量通用图像距离的UID距离测量算法,在维持特征类别之间的固有差异条件下对图像原型进行选择的原型选择算法,利用原型选择算法创建图像的特征向量表示从而生成待分类图像的特征向量的特征向量生成算法,最后基于前述算法提出了对图像的感兴趣区域进行分离的图像分类学习算法.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卫星图像数据的几个监督和非监督学习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78.
针对生产线上金属板表面光照不均匀和白、灰细颗粒相间的特点,将一维、二维Wellner自适应阈值算法应用到这种场景,并结合高斯加权距离,将算法推广,提出了一种针对金属板表面图像分割的高斯加权自适应分割算法.该方法首先通过计算区域内像素间的高斯加权距离,形成一张加权距离图,然后利用Wellner的“中心-周围比较思想”直接求算二值图像.最后对实际产线上采集的图片进行了实验,将二维otsu算法、均匀性度量算法、一维、二维Wellner自适应算法和最后改进的算法在分割效果进行比较.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其他算法,最后应用的算法在分割效果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79.
为了研究郭屯煤矿首采区3下煤层已采区域上部3上煤层在不同层间距下的上行开采问题,基于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现状,通过理论公式得出垮落带和裂隙带高度,进而模拟并分析了不同层间距下3下煤层开采后3上煤层的变形和破坏特征。结果表明:层间距大于15m时,下部采动对3上煤层影响较小;层间距为10~15m时,3上煤层大部分受破坏,只有局部可采;层间距小于10m时,3上煤层整体性遭到严重破坏并发生台阶错动,无法进行上行开采。通过"两带"高度观测,得出垮采比和裂采比分别为5.65和16.52,与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相近,进一步验证了3上煤层上行开采可行性。  相似文献   
80.
浅埋房式采空区集中煤柱下综采动载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圪台煤矿31201综采工作面过上方房式采空区集中煤柱后,上煤层顶板运动造成下煤层综采面大量支架压死。通过建立过煤柱阶段覆岩结构模型,推导出工作面在出煤柱时的结构必然失稳是动载力源,辅以数值模拟揭示了动载矿压大于支架工作阻力的压架机理,由此提出预先爆破煤柱、释放岩层能量的治理方案。同步进行地面钻孔位移监测、从地面和井下钻孔布置传感器进行微震监测,掌握矿压显现特征,预警了动压危险。地表钻孔窥视说明了过煤柱动载显然要大于进入煤柱期间的动载,多点位移观测和微震观测说明预警爆破措施可有效防治动载矿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